大客流再次突破400万大关 网络化运量与运能矛盾突出
上海地铁“五管齐下”保安全保畅通
今年头两个月上海地铁客流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,日客流量从去年的300万人次猛增到350万人次,单日最高客流继去年12月31日达到430.7万人次后,上周末(3月6日)再次突破400万大关,达到414万人次。
大客流使地铁的运量和运能矛盾十分突出,列车拥挤度加剧,地铁运行设备故障也时有发生,引起了社会市民的高度关注。上海地铁运营管理部门采取“五管齐下”的积极应对和改进措施,确保乘客安全便捷出行。
一是加快推进运营管理体制的调整,根据网络化运营和扁平化管理的迫切需要,将原有的地铁运营公司和现代轨道交通公司调整为“1个网络运营管理中心加地铁运营一、二、三、四公司”的“1+4”的网络管理体制新格局,以适应当前的大客流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大客流、更高要求的全网统筹调度和扁平高效指挥的需求。
二是从2月底开始,在每晚22:30地铁列车停运后到次日凌晨4:30的时间段里,在加强日常夜巡检修的同时,组织近千名各技术工种骨干和管理人员,进行“上海地铁安全突击大检查”,对总长235公里的地铁1、2、3、4、5、6、8、9号线共8条线路、162座车站的所有车辆、通信、信号、供电等运营专业设备以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“地毯式全面体检”,查设备安全隐患,查运行管理漏洞,查应急预案执行效率,发现问题当场整改,并对设施设备薄弱点、易损易耗部件实行有针对性的“预防性更换”,以确保地铁的安全正常运行,把设备故障率减少到最低限度。
三是强化网络中央指挥室(COCC)和各线路控制室(OCC)的现场联动指挥协调,增加技术保障力量,派遣设备专业技术人员进驻控制中心合署值守,对全路网关键部位折返站实行双岗值班制度,安排131名车辆专业检修人员高峰时段直接跟随列车实时“保驾护航”,一旦发生故障立即设法排除。
四是提高应急抢修与处置能力。在地铁网络原有8个应急抢修点的基础上,在浦东、浦西再增设3处应急抢修点,增派24名专业抢修人员全天候进驻,组建4支由50人组成的专业抢险队,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运行。开展模拟设施设备故障应急抢险的操作演练等,同时完善应急状态下与乘客沟通引导的工作机制,利用乘客信息系统、广播等手段及时地向乘客发布信息,开展有效的客流组织与引导,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。同时,加强与地面公交的应急联动,尽可能以最短时间、最佳方式及时疏散因列车故障而滞留的乘客。
五是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增加运能,缓解地铁当前较为突出的拥挤矛盾。1号线的53列列车到年底将基本完成“6改8”8节编组改造,2号线37列车6月底将全部完成8节编组的改造,6号线从今年6月起每月增加1列车以上,到明年一月将由目前的21列车增加到32列车,其大小交路的运营间隔也将缩短三分之一以上。